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

為何大多數人總是「贏粒糖,輸間廠」?

為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都是輸的多,贏的少?我們可以從行為經濟學這方面作出分析。

先跟大家玩個相當有名的心理測驗,閣下參加公司週年晚會,幸運地抽中十萬元現金獎,當上台領取獎金時,主持人為了搞搞氣氛,再給你兩個選擇,選擇一:猜鋪包剪揼,你赢咗可以攞二十萬,但輸咗就乜都冇,選擇二:乾脆攞十萬算。相信大部份朋友會選擇後者。
相反,假若閣下亂拋垃圾,給警察先生捉過正著,他亦同樣給了你兩個選擇,選擇一:罰款1500大元;選擇二:猜鋪包剪揼,輸咗罰3000元,贏咗則可馬上離開,大部分朋友會選擇後者博一博。

這個心理測驗源自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Daniel Kahneman及Amos Tversky提出的【展望理論】。簡單而言,大多數人在面對獲利時,極想保持利潤,不願多冒風險。而在面對損失時卻希望博一博,盡可能全身而退。

若將上述理論,套用在投資市場時,會演繹如下:當我們有利潤時,均傾向先平倉獲利,但損蝕時就傾向等待市況反彈,博其反敗為勝。但可惜股票市場往往是愈升就愈有,愈跌就愈多。有錢賺的賺點點就平倉了,冇錢賺的卻短炒變長揸,結果不又是「贏粒糖,輸間廠」嗎?

投資著重心理質素,投資者EQ唔夠,其實贏面不比賭大小多。賭大小買定離手,贏輸隨即揭曉,買股票卻不同,牽涉到機會成本。自己買的即使沒有大跌卻也不見大升,只是反覆橫行,得閒震下倉嚇餐飽,隔壁陳師奶買的那隻卻日日創新高,換馬嗎?又驚摸頂;不換嗎?又唔抵得陳師奶個「招積」樣。換與不換之間真的存在太多討論空間… 如是者在這種眼紅、手癢、患得患失兼極度唔平衡的心理之下飽受煎熬,買股票的贏面隨時連40%都無。

再者,股市中陷阱何其多,想收貨的莊家只要「質」穿某些所謂支持位,心理質素差及對技術分析一知半解的小股民,便會爭相走避,股價一跌,大戶正好趁低撈貨。

要唔輸心理,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用「上移止賺法」。先利用圖表數據勾劃出入市藍圖,再衡量機會率、值博率、繼而訂立止蝕位,一切皆在有數得計之下,便可嘗試入市。

先假設止蝕幅度為10%,若市況一如預期,利潤達10%時,先平倉一半,並同時上移止蝕至入市價,若市況繼續向好,則繼續上移止賺位,愈賺愈多;相反若市勢逆轉,餘下的半注也只是打和離場,頭半注卻已薄有微利。採用如此簡單策略,既可追求更大利潤,亦可立於不敗之地。

這方法在成本管理學上,屬小學生級別,投資者可參考此做法,為自己謀取最大利潤。不至每次都「贏粒糖,輸間廠」吧!

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

瞓身買A50 ?

上證綜指由1949點反彈約兩成至昨日(1月22日)的2315點。朋友間其中一個話題是 : 見底未?聽到這個問題,筆者馬上會問 :「見 了底又點?未見底又如何?」朋友答︰「見了底瞓身買A50,若然未見底,等到底才買。」筆者認為此等估底心態極不健康。
何解?估底的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︰估對 or 估錯!
未討論對與錯之前,筆者首先要提一提:「底 — 笨唔係可以隨便亂咁估的!」除非個市是閣下你做出來的,你才可能在見底的那一刻便知道那個就是底,才可以真真正正在底部瞓身買貨;否則,要估得某個位是底,通常都要等見底回升一段時間及一定幅度後,才敢估「底已見」。但在這個位置才決定瞓身買貨,不論你估對 或估錯,都會產生很大的問題。
情況一:估錯
估錯當然要受懲罰,而且「這個懲罰不太輕」:閣下瞓身在相對高位買貨,由於是估底,一日不破底一日都不會認錯止蝕離場,因而止蝕距離相當遠。所以一旦估底失敗,代價非輕。而且這還是假設了閣下紀律良好,肯嚴守止蝕;若然心理質 素稍差,硬頸不肯立即認錯,期望個底只是假穿一下便告回升,於是就可以不用止蝕而反敗回勝,但可惜良好的願望卻往往難敵殘酷的現實。在熊市中, 一輪反彈後再破底,跌起上來「唔係人咁笨」,往往是狂風暴雨式的急跌,結果當然是令閣下跌個焦頭爛額。
情況二:估對
恭喜閣下成功捕捉到底部!但得到的獎勵有多少,則實屬見仁見智。因為同樣道理,由於閣下是在相對高位瞓身買貨,但牛市初期的特徵卻偏偏是反反覆覆地震盪式上行,此時市場上仍然是消息好壞參半,部分劣質股、盈警股仍然會屢創新低,杯弓蛇影之下,以散户EQ,必成大戶震倉的犧牲品。因為人性通常最怕就是「反勝為敗,乜都冇晒」,結果往往只賺到蠅頭小利,便急急腳止賺離場。這麼幸運讓你估中個底,可惜還是發不了達。
由此可見,「估底」這個行為不正正是【贏粒糖輸間廠】的經典例子嗎?

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

上証升浪確認!



筆者在執筆上文【為上証把脈】後,市場又傳來好消息,令市況更火上加油。久違了的「港股直通車」概念又再捲土重來,中證監主席郭樹清在亞洲金融論壇表示,內地正研究革新QDII(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)、QFII(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)及RQFII(人民幣QFII)等兩地資金互動措施,考慮引入中港兩地個人投資者參與。

基於目前QFIIRQFII投資只佔A股市場1.5%1.6%,郭樹清表示可把額度規模擴大至十倍;至於推動QDII2,鼓勵內地居民投資海外,也意味「港股直通車」舊調重彈,開車在望。

由於消息震撼,促使筆者以不同角度再次為上証把脈,今次筆者會以週線圖配合移動平均線及陰陽燭的應用,加以分析。

陰陽燭是以開市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及收市價繪畫而成。最上方的細線稱為【上影線】,中間的一條粗體為【燭身】,下面的細線為【下影線】。影線頂部代表最高價,而影線底部則代表最低價。假如,收市價高於開市價,即低開高收,中間的燭身以空心表示,稱為【陽燭】;當收市價低於開市價,即高開低收,燭身以實心表示,稱為【陰燭】。



陰陽燭圖在視覺上比其他分析圖表如線型圖或棒型圖等更為清晰,故在投資界可謂家傳户曉,甚至乎以陰陽燭型態及組合衍生出各種所謂的{戰術}:如黃昏之星、曙光初現、烏雲蓋頂等等,也廣為人之。筆者早前以電腦程式為它們逐一測試,測試結果日後會在本欄逐一公開,有興趣的讀者務必留意。

為反映長、中、短、極短線時間的變化,陰陽燭圖可分為不同的分鐘、日、周、月,季、甚至年線圖。而運用陰陽燭判斷趨勢是常見做法,故此,要判別上証綜指往後的走勢,不妨從歷史走勢中尋找答案。

下圖是1998/07/012013/01/18的上証綜合指數週線圖;藍色線為40週平均線。以40週平均線(200天平均線)為基礎,配合陰陽燭的應用,而作出的中長線部署。


詳細設定如下 :
1, 上証由下而上,以【陽燭】(綠色部分)收高於40週平均線;
2, 等簡單回調 (紅色部分)
3, 再以【陽燭】收高於(綠色部分)(紅色部分)期間之高位;隨即觸發(箭咀)

筆者加入第二步"等簡單回調"的目的是為防假突破,因為熊市中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反彈浪,而能重上40周線(即200天線)的話表示該浪反彈力度不弱,已累積相當升幅,如仍是熊市,此時往往已接近強弩之末,而熊市特性就是反彈一結束便會重拾跌浪,所以一旦出現回調便很難有力再升;反之,如回調後仍能重新突破前一反彈浪之高位,便有相當大機會是真的轉熊為牛了。
     
上述情况過去十年出現過4次,分別是1999200320062009從歷史數據發現,
 (箭咀)觸發後,都能持續上升一段時間,由12週至84週不等


1999

2003:
 
 2006:

2009:

最新情況 :
2012-12-28 由下而上,以【陽燭】(綠色部分)收高於40週平均線;
2013-01-11 簡單回調 (紅色部分)
2013-01-18 再以【陽燭】收高於(綠色部分)(紅色部分)期間之高位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295.55點;隨即觸發 (綠色箭咀)

2013

綠色箭咀已被觸發,根據往績,於隨後一段日子將會出現一段不錯的升浪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!

不過,讀者在參考以型態組合之前,有一點必須留意:

數據的限制:過去十四年觸發的上升信號,未計及今次只有4次,但明顯升浪亦只有這4次,不過從過去4次的表現,是否就可推斷此為可靠,便要讀者自行判斷了。

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

為上證把脈

近來市場焦點離不開上證,其自上月初創出三年來新低(1949點)後,強勢反彈接近兩成,不論大戶散戶均紛紛加入撈底行列,2823安碩A50幾乎日日都進佔10大成交最活躍股之列,炒個不亦樂乎。筆者對上證都略有研究,今日也來湊湊熱鬧,以筆者自行研究的方法來為上證把把脈。

這次運用的依然是技術分析中最簡單、最基本的工具 – 移動平均線。不要小看這最簡單的工具,有時簡單就是美,運用得宜亦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功效。

移動平均線是一種最基本的趨勢判別指標,在技術分析的領域裏,佔重要的一環。其概念是將過往某段時間內的收市價相加,計算其平均數,如是者每日計算,串連起來,形成一條線狀附於圖表上,用作走勢分析。

移動平均線發出的指標是整體性的趨向。整體趨向不外乎有三種可能性:(一)上升、(二)下跌及(三)橫向發展。投資者可透過移動平均線去推論整體的走勢是升、是跌、還是牛皮。推測是升市時,可以買入;是跌市時,不會買入,還可以沽出或甚至沽空。

以香港股市為例,從長線來看,250天移動平均線一直被業界視為牛、熊市的分水嶺。如恆生指數在250天線上,基本上市場仍被看為牛市,若在250天線之下,則大市便可能進入熊市。

在歐美股市技術分析所採用的長期移動平均線,多以200天為準﹒這是經過美國一些投資專家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系統後,認為200天移動平均線最具代表性。

筆者嘗試將200天平均線套用在上證綜指之上,並以量化模型程式計算,成功將之分為三個區域:
綠區:上升區;
藍區:阻力區;
紅區:下跌區;

下圖是上證綜指由1999年至昨天的日線圖,黑色線為200天線。





從1999年- 2012年的歷史數據,讀者可以發現,指數由上而下跌穿200天平均線並觸發紅色信號後,往往後市會持續下跌一段時間,分別是2001、2008、2010。

相反,當指數由下而上升穿200天平均線,並突破藍色阻力區,及後若能觸發綠色信號,往往後市會發展出一段頗長單邊市,分別是1999、2006、2009。極端例子是2006年由大約1400點升到6100點足足升咗三倍有多。



按照目前市況,指數剛在2012年12月25日升穿200天平均線並在1月5日進入藍色阻力區,若後市能突破阻力區,應可再下一城。

移動平均線原理十分簡單,自然有其缺點,其中最主要就係"滯後",因而被技術分析界形容為落後指標。尤其係長期移動平均線所發出的轉勢訊號,往往在股價向上升了一大段或跌了一大段後,才發出買入或沽出信號,若果運用不當,只是盲目跟從,很容易跌入"走勢陷阱",一旦市況調整,捱唔住價要平倉離場,輸錢其一,但最無辜的就是白白錯過了往後的單邊市。

因此,筆者會加入一些技巧,從而增加入市的成功率,令自己可以減少捱價並提高資金利用率。至於詳情,則留待下回分解。

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

技術指標不等於技術分析

本欄名為「分析技術分析」,顧名思義是一個以技術分析的角度論投資的專欄。至於為何要再分析「技術分析」,是因為「技術分析」一詞已被坊間太過濫用,以致好些所謂的「技術分析」近年來好像成績大不如前。其實,就正如光看看P/E或業績報告不代表就是懂得基本分析,技術分析也絕非一些投資者甚至傳媒以為懂得看陰陽燭圖、懂得如何運用一些技術指標如平均線、RSI MACD、保歷加通道甚至較為高深複雜的趨向指數DMI、三重線指標TRIX、平衡交易量OBV等等就是懂技術分析。

技術分析的重要一環是統計:利用統計方法計算出某個技術指標、某個技巧甚至某個投資系統的往績命中率,即所謂的back-testing,從而判斷某方法的成效,繼而設計出高勝算的買賣策略。所以,一個真正的技術分析員會利用技術指標(多為自家研發)針對不同資產品種採取精確的back-testing測試後,再以獨門買賣信號進行操作。

至於如何測試,如何設計信號,現今科技發達,我們可利用電腦技術如Excel、VBA、Perl、Java等程式編寫、YQL的使用、以及MetaStock的程式編寫和使用等;另外數學知識包括變異數分析及最小平方誤差法等;亦有交易的理論,包括心理偏差、指標設計及資金管理理論等;還有就是有關交易系統的專門技術,如分析策略的效率、優化策略參數、隨機時間序列的設計等。要幾專業有幾專業,理應獲得更大尊重。

另一方面投資者欲躋身炒家行列,必須同時修練「招式」同「內功」。「招式」是指閣下在投資市場上掌握並運用的方法及技巧,例如某種高勝算買賣策略,甚至一套機械式操作方法等;至於「內功」,則是指閣下的投資心理質素,並了解自己的定位,如性格、EQ、能否遵守紀律、可承受風險之高低、財力等。兩者缺一不可,可惜大部分小股民通常只鍾情於「招式」,致力找尋必勝策略,殊不知必勝「招式」未必人人適用。

舉一個真實例子,話說幾年前某君初入股場,花了萬幾銀在坊間學到一招高勝算策略,蝕就最多蝕兩三成,贏就隨時可以贏兩三倍,聽落認真不錯! 只可惜佢本錢唔多,只夠分兩三注,結果有三隻A、B、C股票先後發出買入訊號,某君當然跟住買,只可惜一時間三隻都未跑得出,仲要隻隻跌緊一兩成,正當坐艇之際又有隻D股票發出買入訊號,此時此際某君患得患失之心情可想而知。最後決定換馬:沽A買D! 誰不知呢頭沽出A股票o個頭A股票就大升,反而D就唔郁... XYZ$%@  好,算數! 跟住冇幾耐又輪到隻E股票發出買入信號。好,今次某君決定唔喚! 結果如何? 相信讀者們都能猜到,就係某君又試眼白白睇住隻E股票爆升而冇自己份。塵世間最痛苦真係莫過於此! 那麼是否此方法有問題? 未必! 怪只能怪某君資金有限,換轉另一位朋友,他只比某君多少少錢,剛好夠分四五注,故事結局已經截然不同。

由此可見,絕世武功真的不是人人能練,必須先了解自身的「體質」是否適合! 所謂「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」,各位戰友務必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,無論甚麼方法都要自己下一番苦功,一方面要認證方法之成效,切莫人講你就信;另一方面,即使該方法真的有效,亦要衡量是否切合自己,如否則可嘗試加以改良,再收為己用,切忌囫圇吞棗,以免落得東施效顰之下場。

故此本欄一方面利用技術分析來探討投資技巧,同時也會分享一些投資心法與各位戰友共勉之。筆者自知才疏學淺,斗膽獻醜,只是希望能收拋磚引玉之效,歡迎各位高手不吝賜教指正。如有問題或意見,可電郵至analyzeta@gmail.com

ps. 上文中的「某君」到底是誰,相信聰明的讀者應該不難猜到! 哈哈,冇錯,咪就係... 「我個朋友」囉!!